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淺談宅男(1)

既然在這個小鎮已經被台灣同胞自動辨識為"宅男"的一員了,就來寫寫有關宅的事情吧。

基本上宅男這個名詞目前在台灣還算風行,當然一部份是受台灣最大的BBS站PTT的影響,加上媒體炒作的結果。但是其實要追溯宅男這個名詞,得要從宅男大本營的日本開始說起。"宅"這個名詞在日本的起源,一般認為是社會分析家中森明夫;他在1983年於一本漫畫月刊連載的專欄中,首次使用"御宅族"稱呼對於動畫、漫畫或電腦遊戲(簡稱ACG=Animation,Comic, Game)熱中的族群。如果要以英文來敘述的話,geek, nerd, freak都具有相近的意義。

由於日本東京的秋葉原(Akiba)這個地方聚集了許多電子製品專賣店,以及動畫和遊戲的賣場,於是自然的也成為這群愛好者的活動範圍,所以也才有"秋葉系"這個和宅男相似的族群的名稱;如果以台灣來說,大概可以稱為"光華商場系"吧!日本的秋葉系族群一般而言都涉入上述的ACG甚深,所以基本上都不甚重視穿著打扮而且不擅於人交際,只活在虛擬的世界中。

而現在,宅男這個名詞開始推廣於另一個族群:不喜參加社交活動,較不注重穿著打扮的人。Jas9 Taipei這個網站整理出了現在所謂"宅男"的幾項特徵:
1.能不出門就不出門。
2.電腦螢幕前妙語如珠,電話筒上勉強應答,然後,見光死。
3.專精並沈迷於某些事物,經常是電腦、網路。
4.無法抵擋對ACG的偏愛,以及對ACG文化無止境的進修。
5.有蒐集的習慣。
6.可能沒有集郵的習慣,但,大家都知道他的好人卡很多。
7.因為幫人修電腦賺到不少好人卡。
8.曾被中華電信考慮過要升等為金卡VIP。
9.看電車男時,哭了。
10.對愛瑪仕這個品牌很有好感。
個人認為有些特徵只是博君一笑,不過1,2,3倒是可以代表大部分宅男的。

下次再來講講"宅男"和"工科"不可分割的關係吧。

[+] 按我繼續閱讀(Read More)......

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

Google Talk

前幾天google的副總工程師Udi Manber來我們學校演講,講題是"Here's what I say, now give me what I need"。本來我和學長都以為畢竟是資工系的專題演講,應該會著重於搜尋技術方面的討論;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一場有趣的演講!內容完全沒有提到google的搜尋如何實現,或是如何增加速度之類的;反而一開始,就給我們看了許多很有趣的搜尋的例子(不知道這樣有沒有侵犯隱私權?),學生把作業的敘述完整打上去不新鮮,好笑的是有人搜尋"左胸靠近內側骨頭下方疼痛"(庸醫?)或是"西班牙的兒童的名字分布"等等。顯見google已經成為現代人找尋資料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具。

但是google和其他搜尋工具不同的是,他們有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使用者在搜尋列上輸入的東西,和使用者真正想要獲得的資訊的"相關性";換句話說,也就是"揣摩上意"的工作。例如一個使用者如果搜尋"一公斤等於幾卡路里?",那他是在問減肥相關的問題的機率,比他想要問物體質能轉換的機率絕對來的高。但是很不幸,搜尋器原先的設定很可能就把這個搜尋直接轉到單位換算器去了。另外一個例子就是上面提到的"西班牙的兒童名字分布",google確實可以搜尋到某個網站有這個統計圖表;但是那個網站的調查樣本數少的可憐-或許說,那僅僅是針對網友的調查,而不是西班牙的國家普查資料。所以google針對使用者的初始輸入資訊,會做進一部的調整包含語意上的增加解釋或是補充說明;例如使用者搜尋"New york, travel, time"搜尋器內部可能就會增加幾句話變成"How long, From Madison to New york, by plane"等等類似的字句。

此外,他們的團隊甚至研究使用者在使用google搜尋的時候,眼睛會注意哪些地方;他們使用眼球追蹤系統調查發現,某些人搜尋過後會仔細看搜尋結果,但有些人會注視上方和右方,所以google的廣告要放在這些地方;另外,每個搜尋結果下面的網站內容節錄,也是一個使用者自行篩選有用資訊的方式,所以這個地方團隊也下了功夫來處理。

當然這場演講還是不免俗的包含介紹google總部的工作環境之類的宣傳,但是總結來說,是一場不分領域,對於google有興趣的人都適合來學習的。據說Manber第一個學校教職的工作就是在本校,不知道為何離開;總之,現在的工作看來他還滿能樂在其中的 :)

[+] 按我繼續閱讀(Read More)......

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

Milwaukee一日遊

好久沒更新了,來說說上週末到密爾瓦基的事。

其實Madison開車到Milwaukee只需不到兩小時的車程,但是來這邊兩年多卻一次也沒來過;總是聽學長說"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""中國菜不如芝加哥好吃"等等的評論。這些學長其實都沒說錯,但是對於Toma來講,沒去過的地方都是新鮮的,不管最後結果好玩與否,都是長長見識的機會。所以當朋友邀約之後,就決定冒著三科夾攻的風險,前去一探究竟。

這次行程路線主要的景點包含美國職棒密爾瓦基釀酒人隊的主場-Miller park,密爾瓦基市中心的Milwaukee Art Museum,美樂啤酒的釀造工廠,以及washington park。Miller park其實只是經過,因為就在高速公路的旁邊;而且當時釀酒人已經放寒假了,所以也沒有比賽可以看;不過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正大聯盟比賽的球場,所以就已照幾張相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。

Milwaukee Art Museum是由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(Santiago Calatrava)設計,於1994年建造完成的。據說耗資了一億美元,佔地約四萬坪;特色就是屋頂上一對狀似朝天空飛去的白色巨翅,配合由翅膀中央延伸出的斜張型天橋,面朝密西根湖張望,自然與人造美景一覽無遺。據說這對翅膀每天有三次真的會緩緩開合,不過這次我並沒有好運氣能看到....

美樂啤酒(Miller Beer)相信台灣也有許多人知道,因為Miller是世界第二大的啤酒製造商。此次終於有機會參觀這個啤酒王國的大本營,也就是Miller Valley啦!一進廠區就是遊客服務中心,旁邊有一部類似宣傳車,造型有如啤酒桶的銀色巴士。服務中心內有簡單的啤酒製造過程和縮小的製酒器具,以及各個不同年代的啤酒瓶展示;往裡面走就是一間放映室,定時會放映美樂啤酒的發跡史。接下來服務人員就會帶著遊客前往幾個不同的廠房,例如包裝傳送區,成品堆放處,還有室溫將近三十度的發酵區,以及地下好似防空洞的大酒窖。最後每個遊客還可以免費喝到三杯新鮮的啤酒,分別是Miller Lite,Miller high life以及Pilsner Urquell。在啤酒廠喝到的啤酒果然和市面上賣的罐裝不同,味道比較不苦,可以輕鬆地品嘗啤酒本身的香味。
最後washington park其實只是普通的公園,但是因為當時有免費的音樂會,所以一行人也就去湊湊熱鬧。舞台上有幾位鄉村歌手彈奏著吉他和bass,舞台下有許多外國人隨著樂聲起舞,比較遠的草地上許多小孩子追逐嬉戲,典型的星期六午後的美國人休閒生活。

這次小出遊除了晚上因為找不到好吃的中餐館之外,其實還滿有趣的;在啤酒廠寄了一封明信片給老爸老媽,不知道何時能收到;希望今年還有空可以去別的地方走走~

[+] 按我繼續閱讀(Read More)......